凌晨两三点的惊醒,可能不是噩梦那么简单。
有没有糖友经常在凌晨两三点突然惊醒,全身冒冷汗,心慌手抖?不要简单地认为这只是“没睡好”或“做了噩梦”,这很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夜间低血糖。
夜间低血糖是一种需要高度警惕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尤其常见于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如磺脲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这种状况发生时,血糖值可能低于3.9mmol/L,如果不及时识别和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为什么夜间低血糖如此危险?
夜间低血糖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它发生在患者睡眠过程中,难以被及时发现。当人体进入睡眠状态后,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会明显下降,无法像白天那样及时感受到心慌、出汗等预警信号。
低血糖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大脑缺乏足够的葡萄糖供应,造成脑功能损伤,严重时甚至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和急性脑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展开剩余57%如何识别夜间低血糖?
除了凌晨突然惊醒外,夜间低血糖还有这些表现:
夜间出汗:醒来发现睡衣、床单被汗水浸湿 做噩梦:夜间多梦或做噩梦,睡眠质量差 早晨头痛、疲劳:第二天早晨感到头痛、乏力,睡眠后反而更加疲惫 晨间高血糖:出现“苏木杰现象”,即夜间低血糖导致次日早晨反射性高血糖如果怀疑自己发生了夜间低血糖,应立即检测血糖(如果条件允许),并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食用15-20克快速升糖食物,如: 3-5颗葡萄糖片 半杯果汁或含糖饮料 2-4块方糖 1-2汤匙蜂蜜 休息15分钟后再次检测血糖 如果血糖仍低于3.9mmol/L,再次服用15克碳水化合物 当血糖恢复正常后,如果距离下次进餐还有1小时以上,可适量食用少量零食,如几块饼干、一片面包等 定期监测血糖:睡前监测血糖,如果血糖低于5.6mmol/L,建议适量加餐 合理用药:不要随意增加药物剂量,尤其是胰岛素和磺脲类药物 避免空腹饮酒:酒精会抑制肝糖原输出,增加低血糖风险 睡前适量加餐:可选择含有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一杯牛奶、几片全麦饼干 与医生保持沟通:定期复诊,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和家属都应了解低血糖的相关知识,掌握预防和应对措施。如果频繁发生夜间低血糖,一定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小贴士:夜间低血糖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隐形杀手”,提高警惕才能防患于未然。保持良好的监测习惯,合理用药和饮食,是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关键所在。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分享给更多需要的糖友和家人,可能您的一次分享就能帮助避免一次危险的发生!
发布于:北京市炒股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